AI基础设施的国产化联盟。面壁智能(大模型)、硅基流动(AI编译器)、宇树科技(具身智能)与华为昇腾芯片及AI框架的适配需求,可能探讨建立自主AI算力标准。华为近期推出的”AI原生数据库”和”盘古大模型”或需更多场景落地,而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数据可反向优化华为车用AI模型。各方携手组建 AI 基础设施国产化联盟,能够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技术互补。例如,硅基流动的 AI 编译器技术,可与华为昇腾芯片深度适配,提升芯片运行效率;面壁智能的大模型研发能力,结合华为 AI 框架,有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产大模型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统一的算力标准,将有助于不同企业的 AI 产品和服务实现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参与到国产 AI 生态建设中来,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我国在全球 AI 产业中的话语权。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AI 基础设施已然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高地。机器人技术链垂直整合。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需突破高精度伺服电机、实时控制系统等”卡脖子”环节,华为在5G工业模组、边缘计算及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储备(如Atlas 900集群)可提供底层支持,双方或联合开发工业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
供应链韧性建设
车规级芯片的替代方案。
车规级芯片是核心关键部件,其性能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小鹏汽车与华为可能就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进行深度定制,特别是在美国升级对华芯片管制背景下,探讨海思昇腾系列芯片的车规级验证及产能保障机制。华为海思昇腾系列芯片在 AI 计算领域已展现出强大实力,将其应用于车规级场景是极具潜力的方向。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车规级验证是必经之路。华为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展海思昇腾系列芯片的车规级验证,能够结合双方在芯片技术与汽车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加速芯片的车规级改造进程。除了技术验证,产能保障机制也至关重要。华为武汉晶圆厂扩产计划或许会成为与小鹏汽车合作的关键切入点。一方面,扩产能够增加芯片产能;另一方面,提高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消费电子与零售科技的融合实验。霸王茶姬作为新茶饮数字化标杆,其3000+门店的物联网设备(智能茶饮机、电子价签)或测试搭载华为鸿蒙系统,构建”人-货-场”全链路数据闭环,探索AR点单、智能库存预测等场景应用。大佬齐聚华为的新闻曝出以后,网友调侃:霸王茶姬参与,难道是等大家说累了来一杯伯牙绝弦?不,张俊杰的野心可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