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如何做研发部门的绩效管理的?这是绩效管理最难的部分

u=2866312508,2384561221&fm=21&gp=0

研发部门的组织绩效管理要真正对促进业务发展起到作用,最难突破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点:是否形成了公司的业务计划BP(业务目标)、预算和组织绩效KPI的联动。这个联动的本质就是“高目标高资源高责任”。

这个联动首先是业务计划(业务目标)和预算的联动,即业务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业务发展的规律(市场容量SIZE的变化及竞争态势和格局下公司份额SHARE的变化),预算是否与业务目标相匹配(目标高的业务获得更高的预算支持)。第二个联动是组织绩效KPI和业务目标和预算的联动,即组织绩效KPI要能反映公司对业务目标和预算的要求以及实现业务目标的内在成功因素和指标。

组织绩效管理要能真正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第一点是前提。如果不能形成公司的业务计划BP(业务目标)、预算和组织绩效KPI的联动,组织绩效KPI设计得再好也没有用,其实也不可能设计得好。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那个山头最肥,也最应该攻下,但就一个排的兵力,攻一百年也没用,早就被别人派了三个团的重兵给拿下了。反过来,因为组织绩效KPI计算结果的好坏和自己的绩效奖金挂钩,那可是真金白银,到年底算账的时候讲什么弹药不够、敌人派了三个团的理由可没人听,没人理,因此,大家一定会反过来根据公司给自己批准的预算,根据自己和对手的现实力量对比,报一个比较保守的指标。当然公司有时候也会因为业绩增长的需要,不理这些,在年初下一个相当超前的目标,但业务的规律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你想要什么,坐在那里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如果老天不给力,半年下来收成肯定很糟糕,只能完成60%—70%,那是常有的事情。

第二点:是否对业务目标及实现业务目标的内在成功因素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力,并且能将其形成组织绩效KPI,这个组织绩效KPI必须具有可管理可衡量可感知的三个核心特征,才能够对千军万马形成导向,形成牵引,形成约束,万众一心,齐心协力。

在华为,我们说可衡量,是用取得最终的财务成功、市场成功来衡量,最核心的指标就是“收入”、“利润”、“正的现金流”三大指标。研发项目KPI如果围绕“Q”、“C”、“D”来设计(即质量、成本、交付时间),对研发团队的影响是巨大的,围绕QCD的指标牵引实际上是错误的,如果研发的流程、研发团队的能力(不具备持续开发成功产品的成功经历)又不足够的情况下,对公司会造成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一个公司如果2—3年不能持续推出市场财务成功的产品,基本上就离关门不远了。

以下是一个华为研发项目组织绩效KPI的具体实例:

维度 指标名称 子指标名称
财务 销售收入
毛利率
税前利润率
累计赢利时间
研发费用预算执行偏差率
目标成本完成率
客户 客户反馈产品缺陷 重点局产品故障率、网上遗留问题缺陷密度、质量重大事故次数
网上问题及时解决率
网上逾期问题解决率
内部运作与流程 决策评审点准备度
阶段关键交付件缺陷密度
内部问题累计解决率
IPD流程符合度
项目周期、阶段周期及偏差
项目进度偏差率 项目进度偏差率(PDCP到GA)、项目进度偏差率(CHARTED至PDCP)
共用基础模块
规格更改率
生产率 软件开发生产率、硬件开发生产率
革新与学习 变革进度指标(TPM)

每一个KPI都会有一个KPI辞典,举例如下:

【指标名称】累计赢利时间

【指标定义】从首个产品的首个版本开始投入开发的时间点到生命周期内实现首次累计盈亏平衡的时间长度

【测量对象】PTD产品开发团队

【设置目的】反映PDT管理的产品的投资回收能力,赢利时间越短则投资回收能力越强

【统计部门】财经管理部成本管理部

【统计方法】财务代表根据成本管理部成本信息处的提供分产品分月核算表中“生产周期累计税前利润”项来判断PDT管理的产品合计数据是否达到其生命周期内第一次累计盈亏平衡,确定盈亏平衡点,同时根据历史数据找到该PDT的首个产品首个R版本开始投入开发的时间点,以此计算产品实现赢利的时间长度。

【计算公式】累计盈亏平衡时间=产品首次实现生命周期内累计盈亏平衡的月份—产品第一个R版本开始有财务核算数据的月份。

【统计周期】季度

【指标说明】此衡量指标能够促进尽快将合适数量的产品推向市场,来获得独占高价利润和市场份额。它可以推动开发团队了解与一个产品相关的所有成本,并开始权衡产品延迟对产品利润的影响。

第三点是否将组织绩效奖金和“销售收入”、“利润”以及组织绩效KPI进行有效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业务目标——预算(资源配置)——组织绩效KPI——薪酬回报”这样一个正向良性循环。

以下是华为研发组织绩效奖金包的一个具体实例:

产品线奖金=产品线基础奖金+产品线贡献奖金

产品线基础奖金=公司营业净利润*BPL*产品线平均人员比重*KPI完成系数

产品线贡献奖金=产品线贡献毛利*APL

*其中BPL、APL是分配比例

某种意义上来说,组织绩效管理是否成功,首先要问,组织绩效管理是否能够做到鼓励扩张,如果组织绩效管理不能做到鼓励扩张,甚至是反过来造成“收敛”,这样的绩效管理还不如没有绩效管理,毕竟做绩效管理要投入大量的管理资源,而且这里面还有机会成本。

公司为了生存,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被迫地不断地扩张、扩张、再扩张,如果有一天公司停止扩张了,内部又不能保持活力,离毁灭也就不远了。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355.html

(0)
上一篇 2014年12月8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9日

相关推荐

  • 小米价值观新八条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场景应用

    今天实战推演拆解下:小米价值观新八条 今天上午,雷布斯在内部核心管理干部会议上,发布了小米未来十年的战略和价值观新八条,引发热议。 今天围绕小米新八条,我们做一次案例推演复盘,其目…

    2023年9月27日
  • 小米发布新版价值观

    今天,小米举办干部大会,雷军连发两条微博,对外发布新版小米价值观。 说实话,价值观——这个管理议题,最近不太时髦了,甚至有点老套。 众所周知,杭州有家著名的“价值观驱动”的大厂,从…

    2023年9月26日
  • 2023年4月11-12日 参观小米科技园 考察小米企业文化

    参访小米总部,走进北京小米科技园,参观小米核心产品展示厅(了解小米手机历代产品迭代过程,感受雷军“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主题交流:基于用户驱动的小米创新实践。

    2023年3月18日
  • 小米服务体验设计与机会挖掘

    服务体验设计与机会挖掘 课程目标: 1、 通过课程内容了解服务行业趋势和挑战,并了解服务体验设计的基本逻辑和方法; 2、 围绕行业服务特征了解自身挖掘提升服务价值机会以及团队服务绩…

    2023年2月22日
  • 小米爆品设计与粉丝经营

    《爆品设计与粉丝经营》 1 小米的“爆品”逻辑是什么 2 小米如何打造“爆品” 3 诞生“爆品”的组织应该具备的能力 4 小米“米粉”的由来 5 “米粉”为何存在 6 国内米粉和国…

    2023年2月22日
  • 走进小米公司 考察互联网公司产品运营

    关于小米公司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业仅7年时间,小米的年收入就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截止20…

    2023年2月1日
  • 小米的“生死之战”,紧握在卢伟冰手里

    在黎万强、周受资、周光平、黄江吉等一众老将离开后,王翔也在62岁这年将退休提上了议程。 一场体面的退休活动,雷军用一句话感谢了王翔为小米的付出:“翔总终于迎来了规划已久的退休,感谢…

    2023年1月13日
  • 基于用户驱动的小米创新实践

    基于用户驱动的小米创新实践 1、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用户体验 2、口碑为王的互联网策略 3、如何让每个用户获得尊重感 5、以用户思维做产品 如何高效率洞察用户痛点-计算器、二维码、…

    2022年12月26日
  • 小米360度场景化营销

    小米360度场景化营销 授课提纲: 1、小米商业及管理模式探析 2、小米新零售布局以及进阶 3、小米360度深度营销场景 4、粉丝经济及粉丝运营管理 5、小米爆款商品打造之秘籍 6…

    2022年12月26日
  • 小米口碑营销

    如何与用户交朋友–小米的口碑实践 授课时间:3h 1、互联网思维的本质——用户体验 2、口碑为王的互联网策略 3、如何让每个用户获得尊重感 4、以用户思维做产品 如何高…

    2022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