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吕仲涛: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在“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第9期线上研讨会上作题为《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以“数据、技术”双要素驱动,加速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重塑,有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级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各家银行应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战略、资源禀赋制定相匹配的、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图片
吕仲涛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
PART.1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及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认识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纳入国家战略,各行各业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行业政策密集发布。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从机制、方法、行动、步骤等方面对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答题。银行具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具有采用信息提升业务效率的内生需求和天然优势。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历经了电子化、信息化转型之后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深化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坚持和贯彻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它是时代的一道必答题。

当前阶段,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以“数据、技术”双要素驱动,加速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重塑,有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企业级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其中,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

不同的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数字化转型应该有不同的实践路径。

一是不同银行的战略规划不同。不同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理解能力、战略定位、目标也各不相同。银行的管理层、业务部门、科技部门对于数字化转型共识程度同样影响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

二是不同银行的资源禀赋不同。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国有大行占据了头部的位置。据统计,2022年6家国有大行金融科技投入合计超过1100亿元,平均投入均超过190亿。其中工商银行投入最多,为262亿;各家中小银行近年来虽然也不断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但所投入的金额与大型银行差距巨大。此外,在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同规模的银行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

三是不同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比不同。大型银行凭借着规模效应可以以大规模的投入以实现大规模的产出,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数字化转型客观上需要资金、人才等资源的大量投入,对于中小型银行来说,高成本的投入压力较大。

由于不同银行规模的差异,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各家银行应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战略、资源禀赋制定相匹配的、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实践路径。
PART.2
工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2.1
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显著特征
一是规模大、客户数量多、业务交易量大;二是业务全、业务复杂、品种多,可以说是全功能银行;三是要求稳,工商银行作为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这要求了技术稳健、业务更要稳健;四是资源足,大型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在资金、人才、技术投入和储备上相对充足。围绕这几个特征,大型银行数字化转型更强调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划,并且是全方位布局和整体性统筹推进。
2.2
工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思路
可以用“1、3、5”进行概括。“1”是指打造数字工行D-ICBC品牌;“3”是指三个提升目标,“5”是五维数字化转型布局。

工商银行全新推出面向未来的集团数字化品牌D-ICBC以加快经营模式的数字化变革。D代表数字化,体现数字化将作为重要驱动要素和新增长极,是工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D-ICBC数字化体现的是工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走出一条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数字化发展道路。

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提升目标:一是提升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解决好服务过程中的断点、堵点、难点等体验问题。通过数字化转型最终达到更快速、更智能、更安全、更无感的体验效果;二是提升业务效率,从业务流程角度进行审视,实现流程的优化改进和自动化处理,达到决策和运营高效;三是提升经营价值,数字化最鲜明的特征还是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强调的是创造性改变原有核心业务模式和主要流程,实现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和升级,这也是经营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

通过实施“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来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打造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工行。在五维布局中,数字技术、数字资产、数字基建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数字生态和数字基因是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关键。

2.3
围绕五维布局,工商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1)数字技术  
工商银行作为大型银行具有“规模大、业务品种全”等特点,重点推进企业级技术平台建设,通过加快通用的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来实现功能的标准化、模块化,支持不同业务条线的复用来实现降本增效,并支撑全集团的业务发展。工商银行全面布局了云计算、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深化ABCDI+5G规模化应用,在此基础上推出自主可控的十大金融科技平台,形成了领先的企业级技术能力和业务应用能力,为数字化转型、业务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A. 人工智能

我们建设全行统一、自主可控、功能完备、同业先进的人工智能体系。具备了“看、听、说、想、做”五大核心能力,包括4000+AI模型、具备了2000多个开箱即用、精准高效的智能服务。截止2022年年末,落地超过2000个智能化场景,助力增加普惠类贷款12000亿元,促成了存款、基金、理财、保险等重点产品销售交易额超过8000亿元,避免客户潜在交易损失超过2400亿元,年均释放超过22000人年的工作量,实现对各业务条线的数字化智慧化赋能。

工商银行企业级人工智能技术体现按照“统一底座、统一开发、统一服务”的理念进行建设,主要由“智能底座、AI工作站、垂直领域”三个部分组成。该体系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平台和十余个垂直领域技术平台。其中大模型技术贯穿于整个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中,包括了大模型的算力、算法、适配大模型的建模流程和大模型的智能服务。

工商银行目前正在积极开展AI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正在探索应用百度文心3.0、华为鹏城盘古等业界领先大模型,应用于数字员工、智能办公等场景。目前通过开源+联创的方式,在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初步具备百亿级基础大模型算法,沉淀以文生图、文本创作、自由对话等9个AIGC通用功能。工商银行百亿级的大模型是基于业界通用百亿级大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再训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模型微调、提示词工程满足业务需求。

B. 数字员工

工商银行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的方式,优先推动人力办公、网金、运管、管信、金融市场等领域的数字员工规模化应用,并探索普惠等领域的智力密集型高价值岗位数字员工的建设应用。

工商银行的数字员工整体可分为对客服务、业务处理两大类。2022年全行已经建设了十余种综合性的数字员工,从全行来看“机器换人”智能化场景超过3900个,2022年机器换人成效超过了22000人年。

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对内管理、对客服务、服务助手等。在对客服务领域,数字客服工小智覆盖了113个渠道触点,2023年2月业务量达到7156.22万笔,历史累计已达30.26亿笔。工小智2023年累计营销办信用卡0.47万户、引导下载e生活APP 3万户,引导下载手机银行App 1.1万户.2月份完成了1825个智能问答场景的手机银行引流跳转和一键直达,引流68万。在数字运维领域,截止2023年2月末,平台总计外呼6.13亿通电话,场景累计数量722个,覆盖了个人金融、信用卡、网络金融等14个业务条线,37家一级分行直属机构。在服务助手领域,答疑助手2022年共计实现了1138万多笔,折合人工工作量178个人年。

C. 区块链

工商银行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平台,实现了200余项技术突破,同业率先通过了工信部可信区块链认证。重点围绕资金管理、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整合打造了四个区块链规模化应用场景品牌。推动区块链整体交易规模达到了同业领先水平,创新了业务生态发展模式。2022年,四大规模化的场景应用新增上链金额7190亿元,例如,工银安心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区块链在信息可靠、安全、可追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破解政务资金管理中的“透明、精准”两大难题有着天然的契合。工商银行开创了政府资金穿透管理新模式,将区块链作为政务资金管理的基础技术,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与政务资金拨付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革了传统的做法。
(2)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是工商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重在做实做强做活数据新要素。工商银行持续加强内外部的数据整合,促进数据融合共享与高效赋能,打造涵盖营销、产品、运营、风控、决策等板块的智能化服务,充分激发数字资产的内在价值。目前已实现全集团境内外数据入湖集成,全面涵盖境内业务应用、境外FOVA系统、本地系统、分行特色系统和外购系统数据,实现境外机构数据“应入尽入”。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各地也纷纷加快了数据要素市场的试点和探索,我们深入数据“蓝海”,从数据融合和参与数交所建设两个方面深度参与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共建数据要素合作生态。

(3)数字基建  
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必须具备海量业务支撑能力,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适度超前打造能够支撑发展,保障安全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为发展留足空间、守住底线。

一是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和清洁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嘉定园区获评了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称号。

二是推进运维的智能化转型。着力提升运维基础技术支撑、持续交付、监控分析、应急处置、性能容量、变更风险管控等智能运维能力。智能化运维能力也结合了目前的IT架构转型,使得信创朝着云计算分布式体系架构的转型。整个运维复杂度跟过去由主机形成的集中式系统相比,复杂度大大提升,所以在新的技术体系架构下,智能化运维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构建全集团一体化的安全运维体系。构建攻防相长的实战化的网络安全演练体系,依托态势感知平台和安全运营中心来实现重大网络安全风险的快速预警,指挥调度和通报处置,以及全集团、全过程、智能化的网络安全的态势感知。

(4)数字生态  
数字生态是工商银行向用户、客户、合作方和员工提供服务的载体,是评价数字化转型成效最重要的依据。重在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变革,包括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

在内部生态建设方面加速新技术在业务营运、风险防控、办公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夯实业务发展的支撑体系,提升内部的管理效率。一是数字化运营方面,应用软件机器人自动化处理(RPA),文档图片信息自动识别提取(OCR)等技术能力,与业务运营、对客服务等场景相结合。2022年全年替代超1.8万人年的工作量,提升业务运营模式创新,推动对客服务升级。二是数字化风控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强化全集团一体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工行数字化风控能力,推进融安e信与各条线业务系统和分行28个特色应用对接。2022年累计预警信贷、信用卡等业务风险95.18万次,涉及风险资金25.74亿元。三是数字化办公方面,加强科技支持保障,满足全行云办公需求,确保经营管理正常开展。基于新一代工银e办公打造高效协同的智慧办公体系,实现办公多端入口统一,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办公效率。

在外部生态建设方面坚持开放发展,推进跨界融合。打造金融生态云+API开放平台的开放服务体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促进GBC联动,构建金融与政务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

一是赋能数字政务。打造“1+N”的数字政务产品体系,积极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社保、工商、政法等垂直领域输出行业+金融的一站式服务。让数据多走路,居民少跑腿。与全国29个省市开展政务合作,落地了300多个政务合作场景,打造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相呼应的数字化能力,紧抓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机遇。

二是赋能数字产业。紧密对接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结合大型企业供应链场景,打造了工银聚链、工银聚融、司库系统和聚富通等应用。通过API开放平台和金融云平台,打造智慧产业链助力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发展。工商银行也不断提升专业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打造数字普惠和精品数字化产品,挖掘数据价值,加快完善与数字普惠特点相适应的集中运营体系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渠道。创新推出了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等业务产品。

三是赋能数字民生。通过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将无所不在的金融服务嵌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持续提升客户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金融服务更好的普及大众汇集民生。我们创新打造了线上+线下随时随地的云工行服务平台,包括了云网点、云工作室、云客服等,为客户提供屏对屏全天候一站式的服务,实现服务效能的跨越式升级。

四是赋能同业。工商银行构建形成了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反洗钱、风控大数据服务四大板块风险管理平台的“融安e”系列风控产品,助力我国大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切实帮助同业提升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水平,打造风险同业共治的新格局。

(5)数字基因  
数字基因的深刻塑造和全面渗透是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必须主动攻克的堡垒,工商银行正在加快推动数字基因的渗透,有效地支撑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来推动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一是完善金融科技的主动布局。不断的优化面向业务、面向基层、面向生态的研发力量布局。以组织布局优化为着力点,通过成立科技子公司等措施,铸造创新的改革新引擎。

二是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选取攻坚克难项目和精品工程项目试点。明确市场和业务部门做精做优敏捷研发模式,组建敏捷研发柔性团队,以客户为中心,及时效响应市场需求。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金融科技人才,开展数字化菁英培养项目。培育“懂业务通技术”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推动科技基因向经营管理渗透。

PART.3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主要从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等新技术,数据要素以及安全防护三个方面来分析。
3.1
人工智能
AI大模型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金融业如何有效的运用AI大模型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大模型有三个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

算力是AI大模型的基础设施,AI大模型的训练依赖于算力的支撑,超大算力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硬件投入、电力消耗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如何实现降低金融业应用大模型技术时AI算力基础设施带来的成本,实现正向产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模型算法是指由亿级以上参数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国内外多家公司推出了多个NLP大模型,OpenAI等公司凭借着多年积累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从资源和成本考虑,并非每家企业都需要从零开始独立训练单独的基础大模型,投入精力做好大模型的二次训练和调优更加的现实。

数据是大模型训练的养料,数据量的规模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的效果,大模型需要较好的专业数据的训练基础。

在算力方面,工商银行对内整合自身已有的算力资源,并不断加大算力资源供给,对外加强与华为等外部云厂商合作,并积极探索加入区域性算力合作计划。利用多元化、高质量的算力资源,满足对于算力的需求。

在算法方面,工商银行与头部企业实验室和行业内专家联合探索通过开源+联创的方式,建立工商银行的金融通用大模型。结合业内通用的大模型,提高大模型在金融行业应用的准确性。

在数据方面,工商银行已建立涵盖行内的全量数据,并按需引入外部数据,充分满足金融通用大模型训练的需要。近期工商银行与华为签署了AI大模型的联合创新协议,利用工商银行丰富的金融业务场景及数据,结合华为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完成全栈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创新应用。

3.2
区块链
区块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加密资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的区块链应用在标准规范的制定、规模化的应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内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

一是国家标准尚未完善,不利于规范区块链生态应用的建设。

二是工商银行已在资金管理、跨境贸易、供应链融资领域推出了四大规模化应用平台,但由于国内监管环境等原因,包括我行在内的同业区块链应用方式主要是存证。而国外主要应用于加密资产,包括加密数字货币、代币,还包括NFT等各类资产。与国外相比国内区块链需要进一步扩大深化规模化应用。

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响应不同用户需求,越来越多的同构异构区块链应运而生,不同区块链间存在割裂和碎片化的趋势,最终形成一个个数据价值孤岛。

针对这三方面的挑战,在规范标准方面,工商银行一直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参与区块链国家标准的建设,参与制定首个《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参考架构》近期已正式发布。此外,工商银行参与编制的另外四个国家标准也即将发布。在规模化应用方面,目前央行在应用区块链进行加密货币跨境支付试点,工商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推进区块链在数字资产、智能合约、跨境支付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可能到来的Web3.0时代做好准备。在生态环境方面,目前国内有关部门牵头的星火链网、BSN等国家级区块链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工商银行将积极参与接入相关应用建设。此外工商银行已经完成了跨链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与外部区块链应用的跨链互联,打破联盟链数据孤岛,实现金融区块链与政务区块链、行业区块链的互联互通,参与构建广泛的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生态。
3.3
量子科技
量子科技具备颠覆当前信息技术竞争格局的潜力,发展潜力巨大。银行同业也逐步开展相关技术的研究与试点,探索在金融行业的使用场景。与金融行业相关的量子科技目前主要包含以下领域:

量子计算还处于早期阶段,距离实用还有较长的周期,目前工商银行基于量子计算模拟环境,已经开始开展量子计算在金融市场、风险防控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探索。

量子通信已经有了部分的试点场景,但受限于应用成本,目前主要适合在政府、军队等对安全保密要求极高的场景应用,后续发展主要依赖于区域级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逐步降低相关成本。

量子安全需要未雨绸缪,要积极跟进业界后量子密码算法的研究和替换工作进展。

工商银行将从内部能力建设、外部联合创新两方面进一步提升量子技术研究的水平。在内部能力建设方面,积极引入量子专业人才,加强团队研究力量。在外部联合创新方面,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力量,联合开展量子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工商银行作为金融行业唯一的副理事长单位,参加了合肥国家实验室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积极开展量子科技的应用与研究探索。

3.4
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动数字要素流通共享已经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我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要素流通不畅问题比较突出,在安全合规、交易生态、技术成本等三个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基础性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工作,这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可从三个方面加快解决上述基础性问题,更好的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高效利用。

安全合规方面,理清责权分工要求,夯实安全合规基础。包括加快推进形成数据产权、法律规范明细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资产登记标准体细,建立面向数据交易流通的分级分类授权制度和规范,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监管体系。

交易生态方面,完善场内交易生态,提升数据流通效能。包括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公共数据的界定,交易所不断的完善服务基础设施,提供覆盖需方需求的产品信息的整理、发布、评估服务。金融行业要建立一些行业级的数据流通试点项目,加大与其他行业数据融通创新。

技术成本方面,持续的攻关核心技术,降低流通技术成本。一方面是持续攻关核心技术,降低供需双方技术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是加快建设统一的数据流通技术的标准规范,实现不同技术模式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数据流通交易的实现成本。

3.5
安全防护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工商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安全挑战。

业务种类多和参与方多,对外暴露面大,外部网络安全威胁严峻;客户数量多、数据敏感性高、数据隐私保护难度加大;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不断的深入与银行业务的应用与融合,数据模型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做好安全防护,工商银行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守牢金融的安全底线。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将网络安全等工作上升到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高度,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守牢金融的安全底线。

二是坚持加强安全的顶层设计。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一盘棋统筹安全工作。从管理、运行、技术三个层面构筑全面、智能、立体的安全防御体系。针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规范新技术使用场景,加强新技术的安全底座构建。

三是坚持加快安全新技术应用,着力推进自身安全能力的数字化转型。从利用传统工具转向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安全技术结合,以数据和技术驱动提升动态防护能力。

未来工商银行将继续加快推进数字工行建设,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发挥优势抓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各界的合作,共同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我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IMI财经观察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754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4日 下午6:09
下一篇 2023年9月14日 下午6: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