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系公司都有哪些?

有没有华为背景、或华为高管独立操盘比较成功的公司?
给大家梳理几个“华为系”公司,按收入排名前五的是:
1、荣耀(千亿级)

图片

荣耀是华为系,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根据手机销量估算,年收入大概1200-1500亿,国内手机第一梯队。
荣耀2013年诞生,当时是华为手机的子品牌。
2020年年底,受制裁影响,华为将荣耀整体剥离,深圳国资联合荣耀多家供应链企业集体接盘。
2021年,荣耀对组织架构、供应链、渠道和产品体系进行重新梳理;2022年荣耀实现恢复性增长,IDC的数据显示,荣耀总出货量快速上升到第二位。
2023年第三季度,根据Canalys的数据,荣耀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市占率18%,最近,荣耀还宣布将通过首发上市登陆资本市场。
图片
根据荣耀官方披露,目前有13000名员工,在2020年之前,荣耀员工大约6000人,从华为独立,陆续有8000人加入了荣耀。

图片

另,根据ESG报告,荣耀除了有1.3万全职员工,还有2.4万外包员工。
荣耀CEO赵明,1998年加入华为,历任全球无线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西欧地区部副总裁等职务,2015年负责全面管理荣耀。
荣耀的核心价值观,跟华为保持高度一致。

图片

2、新华三集团(500亿级)

图片

新华三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498亿元,近500亿,算是华为系第二大公司。
新华三是“小号”的华为,主要给企业提供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新华三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它的诞生有一大段故事。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行业遭遇冬天,华为为了生存扩展海外市场,遭遇当时的通讯行业老大思科。
2003年,思科以侵权为由起诉华为,这就是当年著名的思科起诉华为案,华为果断应诉。
同年,华为跟3Com公司(思科的竞争对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叫华为3Com,这个公司的班底几乎都是华为员工,华为占股51%,3Com占股49%。
2004年,3Com的CEO出庭作证华为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华为与思科和解。
2006年,3Com从华为购买华为3Com股权,这样,华为3Com成了一家外资公司。
2007年4月,华为3Com更名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三通信,H3C)。
2009年,惠普收购3Com,这样,华三通信成为惠普的子公司。
2015年,清华旗下紫光股份收购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紫光股份成为华三通信最大股东。
2016年5月,新华三集团成立,两个总部分别在北京和杭州。
2023年1月,紫光股份准备收购惠普剩下新华三49%的股份,目前交易还没有完成。
根据紫光股份财报,新华三约有16000-18000员工。
最近,受行业形势影响,新华三总裁于英涛发内部信,宣布部分员工降薪10-20%。
目前,于英涛是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总裁,属于“紫光系”,新华三联席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尤学军属于“华为系”,尤学军1997年加入华为,2003年加入华三通信。
新华三文化价值观,跟华为“血脉相连”。

图片

3、汇川技术(200亿级)

图片

汇川技术总部在深圳。2022年营业收入230亿,员工2万人。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头部企业。
汇川技术,聚焦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汇川技术的诞生,也跟2001年的冬天有关。

2001年,华为为了生存,以7.5亿美元的价格把旗下的电源业务部门安圣电气出售给了艾默生。

在业务出售过程中,华为员工得到优厚的补偿,不少高管拥有大量资金,加上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开始陆续创业。

汇川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2003年,汇川技术成立,19个发起股东中,有16个人有华为工作背景,朱兴明是公司董事长和总裁,也是创始人。

汇川的核心价值观,保持浓厚的华为味道。

图片

4、深信服科技(70亿级)

图片

深信服科技总部在深圳,属于企业安全领域的头部公司。

深信服,核心业务是专注于企业级安全、云计算与IT基础架构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前有9000名+员工。

图片

根据深信服财报,2022年收入是74亿。

现任董事长、总经理的何朝曦,于1998年至2000年在华为从事研发工作。2000年创办深信服。

同一时间段,现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熊武在华为从事市场工作;另外一个创始人冯毅,同一时间在中兴通讯从事研发工作。2000年,三位毕业于中科大的校友一拍即合,分别自掏腰包30万元,联合创办深信服。

深信服核心价值观如下:

图片

 
5、宇视科技‍‍‍‍(60亿级)

图片

宇视科技是国内仅次于海康、大华的第三大安防厂家。

2021年宇视科技营收61亿,2022年营收52亿。

宇视科技,前身为杭州华三通信公司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

2011年,华三通信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整体剥离、独立运营,成立“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一开始,宇视科技是美国贝恩资本控股,2017年,国内的千方集团对宇视科技进行收购,这样,宇视科技成为千方科技的子公司。

根据千方科技财报,宇视科技员工约6900-7000人。

目前,宇视科技董事长是夏曙东,夏是千方科技的创始人,宇视科技的创始人是张鹏国,现在职务是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鹏国最早在中航 631 所工作,后来,先后进入华为、华三通信工作。

宇视科技的使命与价值观如下:

图片

“华为系”除了以上Top5,还有超聚变、牛电科技等公司,超聚变还没有上市,牛电科技2022年收入约32亿,故没有展开。

小结一下。

1、“华为系”的企业,以高科技+硬件制造为主,可见华为高管们的普遍偏好。

2、华为所提倡“以客户为中心+奋斗文化”,在“华为系”企业均一脉相承。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8768.html

考察游学参访预约联系电话:13661395399万斌老师

(1)
上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午8:22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丹纳赫持续进化的成功密码——DBS

    DBS 是丹纳赫集团成功的核心密码。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工具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操作系统。 在全球企业发展史中,丹纳赫集团是一个低调、务实、神秘而又高起点持续推进创新的优秀范…

    6天前
  • 宁高宁:无对标,不生存

    将对标思维融入企业血液 所谓对标、所谓变革,根本就是一种惯常的方式,它不是一种新方法、新事物、新方案,而是最基本、最惯常,像每天吃饭一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融入任何竞争性企…

    2025年10月11日
  •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丹纳赫模式》由丹纳赫中国区前高管撰写的著作,首次从专家视角完整拆解全球“并购之王”丹纳赫的制胜之道——以DBS(丹纳赫商业系统)为引擎,将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用400次并购…

    2025年8月14日
  • 字节跳动的六条人才观

    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就相信,人才,是一家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也是很多人选择加入字节跳动的原因。为什么字节跳动希望打造一个高密度的人才环境?字节跳动如何…

    2025年7月10日
  • 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不断驱动产业深化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追求更高效、智能、…

    2025年7月9日
  • 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

    近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人民日报记者一行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面对面交流。 从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企业家“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自信。 “不去想困难…

    2025年6月10日
  • 李书福:汽车与道

    6月7日,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题为《汽车与道》的视频演讲。李书福表示,无论汽车技术如何转型、形态如何变化,百年汽车发展的根始终未变。他认为,汽…

    2025年6月7日
  • 雷军最新发声: 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从手机到汽车、芯片,小米如何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长期竞争力? 在2025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罕见地系统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的核心关切——“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这位创始人用15年…

    2025年6月5日
  • 刘强东杭州演讲:梦想只实现了1/3,但我依然是一个青年企业家

    5月27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上,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我不是年轻企业家,因为年轻企业家定义是85后。” 他回忆称,自己是90年代从苏北一个非常贫穷…

    2025年5月28日
  • 小米集团2025年Q1业绩:全新起点,再创新高

    5月27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Q1财报。本季度小米业绩再创新高,总营收人民币111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0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