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遵循简单法则

¿¨Æ¬¹þ¹þ¹þ¹þ¹þ

对一个合格的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即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这些哲学看上去“像小学教室里贴的伦理或道德纪律方面的标语一样”。聪明的人往往对这样的哲学一扫而过或视而不见,但那些不那么聪明的人却极其珍视它,“不仅用脑筋理解,还要用灵魂领悟,使其变成血肉的一部分。”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呻吟语》。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吕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备以上三个资质。这三个资质如果按顺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须是抱持“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这就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远离“虚伪”、“自私”、“放纵”和“奢侈”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不能虚伪、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历史长河中,人生也许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我以为,就是在这一瞬间,将生命即将终结时的价值高于生命开始时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再进一步说,在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过程中,就有人的尊严,生的本质。

六个“精进”: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比任何人更多钻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 戒骄戒躁;“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语,谦虚之心能召来幸福、净化灵魂。

3. 每天自我反省;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 感谢生命;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

5. 行善积德;“积善之家有余庆”,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6. 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相反地,为了不致事后后悔,更应全身心地投入。

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人类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如果是远离自己利益和欲望的美好愿望,那么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而且能够持久实现。

我认为人类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悦的是工作。也许有人反驳一个劲儿地工作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人生需要兴趣和娱乐。 但是,所谓兴趣和玩乐,只有在工作充实后才能体会得到。工作不认真即使能够在兴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一定不能体会到从心底涌现出来的喜悦。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认真、努力地工作,克服痛苦和辛苦后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是人世间无可替代的喜悦。

布施就是具备为世间为他人的利他之心。为他人谋利,对他人有怜悯之心。人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通过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个修养的努力,就可以达到宇宙的“智慧”,即参悟的境界。那个时候,就可以靠近制约天地自然力大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换言之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智慧。

劳动时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悦,在单纯劳动中加进自己的创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强制的“被动工作”,而是自己成为劳动行为主体。把劳动当作只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食粮的物质手段是错误的。

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诚、细小的利他行为一点点延展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那样的大规模的利他行为。人类原本具备希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人的内心充满至深至纯的幸福感,不是在满足自我,而是在满足了“他人”的时候,

“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利他精神——即谋求公共利益甚于私利的精神——曾经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工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行为”。为了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养成更广视角看事物,立足更大范围对待自己的个人行为。

有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并非罪恶。但是,方法必须是符合人道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为了获取利润必须走正确的道路。“真商人须思客立则己立”。“动机善则事必成”。

人生受“看不见的手”的驾驭。而且,“看不见的手”有两只。第一只手是命运。另一只手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不是宿命,能够通过因果报应的法则而改变。上天决定的命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不断思善事、做善事,因果报应的法则就能发挥作用,就能度过一个比命运好得多的美好人生。企业考察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自行暗长”。因果报应需要时间。牢记这句话,不要为暂时没有好的结果而焦躁,每日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积累善行,最终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宇宙自身具备使一切更好的意志,促使从属于它的一切万物成长发展。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断成长、发展是必然的,我们人类也不例外。如果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宇宙的意志相同,工作和人生必定都会通畅顺达。

我认为人的内心有多重结构,是由多个同心圆分层组成的。从外层说起:

1.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和伦理;

2. 感性——掌管五感或感情等的精神作用;

3. 本能——为了维持肉体的欲望;

4. 灵魂——是围绕在真我之上的现世的经验与孽;

5. 真我——在内心深处,是核心部分。充满真、善、美。

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以为没有别的活法。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779.html

(0)
上一篇 2015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1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 稻盛和夫: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在今天的年轻人中,有许多人热衷于股票买卖,憧憬于“轻轻松松发大财”。很多人创办风险企业,其目的也只是想通过上市一攫千金,然后年纪轻轻就脱离工作、享受生活。 有的人把“努力工作”“拼…

    2020年9月10日
  • 稻盛和夫: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如何选拔领导者?遇到巨大困难时,怎么办?如何动员全员实现高目标? 下面,就由稻盛和夫通过一个道理为你解答所有疑惑。 一、什么才是leader最重要的资质?  当我还在经营的现场工作…

    2020年7月9日
  • 稻盛和夫: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靠近自己

    为了变不可能为可能,就要有近似于“发疯”似的强烈的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并为之不断努力奋勇向前。无论是人生还是经营,这是达到目标的唯一方式。 阅读本文,跟随稻盛和夫先生从松下幸…

    2017年7月17日
  •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

    1、  干货 ▌任正非:你不了解稻盛和夫 王育琨曾和任正非谈稻盛和夫时说,“我们这兴起学稻盛哲学热,有些企业家想让员工学稻盛哲学,激发潜能多干活。人们过多关注稻盛的工具和术,没去反…

    2016年12月21日
  • 稻盛和夫:“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

    2016年2月21日
  •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经营

     5月14日下午,83岁高龄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刚下飞机的第一站来到中欧工商学院。在随后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稻盛和夫以日本航空重建为中心,同时以自己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企业…

    2015年5月24日
  • 稻盛哲学的原点

    文/ 白立新(博士,IBM(中国)全球企业咨询部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在过去二十年,我们向德鲁克先生学习如何做企业。德鲁克的思想有“道”有“术”,可惜,多半情况下我们无法体会其基督教…

    201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