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何独特的世界500强配方?

世界500强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荣光,甚至深刻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然而培育世界500强企业何其艰难,诸多GDP万亿之城其数量也是凤毛麟角,甚至还未破零。而广州仅耗时三年便可打造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近年来多家企业入榜,广州到底有何独特的打造500强秘诀?一起来看!

广州有何独特的世界500强配方?

最近,中国第一条超跑生产线在广州番禺正式投产。广汽埃安首款纯电豪华超级跑车正式下线,市场售价128万元至168万。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广汽又一次让这座城市迎来了高光时刻。

问大家一个问题,造一个世界500强,需要多少时间?

1988年,平安诞生在深圳蛇口,而后足足花了20年的时间,才成长为世界500强。千禧之年,马云和“十八罗汉”在杭州一间小公寓成立了阿里巴巴。18年后,这个庞大的互联网帝国,才得以首次入围世界500强。

然而,广州造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却只需要三年。市属国企广州工控,成立于2019年,三年多后迈入世界500强队列;省属国企广新集团,成立于2020年,也是三年时间就打入世界500强阵营。

广州造世界500强的场面,简直堪比中国“下饺子”造军舰。

2005年,南方电网成为广州历史上首家世界500强。2013年,也就是沉寂八年之后,广汽集团杀入重围,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2016年,恒大集团入列。2018年,雪松控股登榜。(尽管这两家企业现在迷雾重重,深陷泥沼,不过客观上看,它们曾发展迅猛,雪松从营收500亿到成为世界500强,用了三年。)

2021年,广州建筑、广药集团携手入榜。2023年,广州工控、广新集团双双入围。

广州到底有什么独特的500强配方呢?

– 01 –

答案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做强做优做大”国企。

最近几年,广州加快“混改”步伐,让国企整合上下游,做大产业链,尽快成为一流企业。其中,广州工控和广新集团,成为了最成功的案例。

在广州市的操盘下,广州钢铁集团、万宝集团、万力集团三家老牌国企进行联合重组,广州从此多了一架千亿级工业航母——广州工控。

要知道,这三家企业的实力都不俗,广州钢铁集团是全国地方钢铁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万宝集团曾经跻身世界电冰箱企业“八强”行列,冰箱压缩机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万力集团是全球轮胎企业50强。

广州工控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自成立那天起,就直接将8大产业、41个知名品牌、5家上市公司和300家中小企业收入囊中。可以说,广州工控的地基,正是广州百年工业的主要“家底”。虽然说存在分散、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但坐拥如此雄厚的国有资本,它更有冲击世界500强的底气。

而事实上,人家一开始确实就将目标锁定在世界500强。原本的计划,是要到2025年才实现。没想到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营收和资产规模双双跻身千亿级企业行列,提前2年就实现了这个小目标。

广东省同样“如法炮制”,将原广新集团和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进行重组,一个巨量级企业横空出世。

全新的广新集团,手下云集了太多的精兵强将,8家上市公司、38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级研发平台42个,国家级专精特新1家、省级专精特新13家……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了。

而且它还拥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隐形冠军”。比如国内最大的高端不锈钢和镍合金生产企业之一的广青科技、建筑铝型材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兴发铝业、中国首家具备中灰高耐久偏光片量产技术及能力的纬达光电、在生物发酵细分行业排名全球前三的星湖科技、“中国广告第一股”省广集团等等。

2022年,广新集团前脚刚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三年翻一番,后脚就在2023年,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第427位,这也是广东首家上榜的省属国企。

有形之手一顿猛虎操作,在短时间内就将一些国企迅速打造成巨无霸,登顶世界舞台。这便是广州造500强的秘诀。

不过,这让人心生疑窦:向来是清淡粤菜和精致茶点的广州,怎么就爱上了东北乱炖呢?而且,广州明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市场经济最澎湃的经济地带,怎么就这么钟情于做大做强国企呢?

那是因为,广州太需要世界500强这个金字招牌了。这可是它维持千年商都、全国一线城市影响力的重要筹码啊。

翻开广州的商业史,你就知道羊城想要一家世界500强民企,有多么不容易。

2016年,恒大首次跻身世界500强,这是广州历史上首家入围的民企。2018年,雪松跻身世界500强,此后更是连续4年上榜,成为广州的“民企之光”。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然而,不到几年时间里,一个说迁走就迁走,一个说衰退就衰退。接连损失两家世界500强,羊城还能够坐得住吗?

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来说,世界500强企业都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凤毛麟角。不管是英美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还是中国印度这样的超级新兴市场,绝大多数城市所能拥有500强数量都是以个位数计,竞争非常激烈。但凡有轻微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排名的剧烈震荡。

而且,如果没有众多顶级企业的荣耀加持,千年商都还配得起一线城市的地位吗?

所以,在打造500强的征程上,羊城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国企身上。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建筑,再加上今年入围的广州工控和广新集团,均是清一色的“国”字号。

– 02 –

来看看其他城市的世界500强,画风与广州全然不同。

2023年,深圳上榜的11家企业中,只有1家国企和1家央企,其余9家是民企;杭州上榜的7家企业中,有3家国企,4家民企。佛山入围的2家都是民企。

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

然后,你再对比广东最强的三座城市,广州前20大企业里头有18家国企,深圳只有6家,佛山更少,只有1家。

首先,从地方国资实力来看,若直辖市不计,广州的市属国企资产总额位列第一,高达6.28万亿,比深圳多了1.28万亿,比佛山多了5.6万亿。反观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些传统印象中国企林立的东北城市,总资产却连万亿级别都达不到。

而且,广州的国资实力已经直逼北京(6.7万亿)。要知道,那可一直是国资重镇啊,从建国之初就有大量的央企、地方国企在那里安营扎寨,这哪是广州能轻易企及的地位。但现在,广州的量级就快追上北京了。

其次,从政府引导基金数量来看,目前各大城市中,政府引导基金数量最多的是苏州(58个)。广州虽然只有46个,但目标规模却是最高的,足足有5506.74亿元,是深圳的2倍。

为了全面提升市属国企的竞争力,广州更是成立了国企创新投资基金。截至2021年8月底,广州市本级共有7支政府投资基金,规模120亿元,投资方向主要是新兴产业、国企改革等,这里就包括了前面国企“混改”的一系列动作。

试想一下,若是没有强大的国资支撑,广州又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打造出两家世界500强呢。最后,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广州的比重只有40.6%,远低于佛山的62.8%(2019年),深圳的55.9%(2022年),东莞的49.3%(2017年)。

图片不仅如此,都说东北的国有色彩重,但是广州的民营经济比重,却比长春(51%)、沈阳(44%)、哈尔滨(42.5%)这些地方还要低。

这不是完全颠覆大家的认知吗?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珠三角,民营经济占比却这么少?

实际上,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相比深圳、东莞这些没有太多历史负担的城市,广州的国有经济占比大是正常的。因为广州历来就是全省政治中心,盘踞着众多国有资产,而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的压舱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03 –

总的来说,广州的发展模式跟其他珠三角大市还是不太一样的。

从身份上看,广州更像一个家长。作为广东的政治省会和经济龙头,广州在财政转移支付,扶持粤东西北小兄弟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身上的担子比较重。

所以,它需要稳住,去照顾大局。这决定了它习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去发展经济,求稳发展。而国企就成为最好的介质。于是,广州选择“做优做强做大”国企,把国企打造成世界500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然了,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也使得广州在应对市场变化的时候就比较慎重,有时候速度不够快。

为什么近年来广州会连续错过互联网、半导体等风口,至今还未能完全培育出能够替代传统贸易和汽车、石化等传统制造业的新支柱产业呢?底层逻辑就在于此。

而深圳就不同了,作为中央布局在广东省的一块飞地,它的身份更像一个创业者,摸着石头过河,打开枷锁任鸟飞。在这种自由环境,肥沃养料的土壤上,华为、中兴、腾讯、大疆、比亚迪等本土民营企业肆意生长,从0到100,完成了奇迹般的攀升。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也让深圳的底层产业链能够及时调整巨轮的航向,在面临《深圳,你被谁抛弃?》的危急关头,市场迅速反馈,做出转型升级的动作。

再来看素以“草根”经济著称的佛山,这是一个将“自下而上”贯彻得更加彻底的城市。

图片2022年广州市本级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政府基金预算总收入)占全市的比重高达50%,而佛山仅仅只有11%。放眼全国,可能都是最低的了。

长期以来,佛山都敢于向下放权,将大量的财权和事权下沉到了镇街,使得基层有了更充沛的权限去扶持草根经济发展,最后很多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就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这也是为什么碧桂园、美的这两家世界500强会双双诞生在一个“小镇”身上的原因。

– 04 –

这几年,很多人嘲讽广州快要掉出一线城市了,但是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唱衰广州的人,都是因为不了解广州真正的实力。

我们以数据完整的2021年为例。当时中国前十二名的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属于直辖市,深圳、宁波属于计划单列市,这两类城市的财政直接对口中央。交够中央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而苏州、武汉、南京、杭州这一类强二线城市,虽然不是计划单列市,但财政分成上的效果却跟计划单列市差不多。它们上缴给省政府的税收较少。

唯独广州和成都,需要把大量的财政收入上缴给省一级去做转移支付。这就导致了全国前十二大城市当中,广州的造血能力是除了北上深之外最高的,但是广州留给自己支配的税收收入却倒数垫底。

图片(2021年数据,来源于网络)

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广州默默承受这种竞赛机制长达二十多年。长年累月地负重前行,广州的发展速度焉能不受到影响呢?但是为了大局,它持续输血给粤东西北,扶持全省一众小兄弟们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牺牲。

近年来,广州努力重塑自己的影响力,培育世界500强和独角兽企业,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和“世界显示之都”,加速迈向万亿级“智车之城”……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8212.html

考察游学参访预约联系电话:13661395399万斌老师

(1)
上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下午12:11
下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下午9:26

相关推荐

  • 丹纳赫持续进化的成功密码——DBS

    DBS 是丹纳赫集团成功的核心密码。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工具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操作系统。 在全球企业发展史中,丹纳赫集团是一个低调、务实、神秘而又高起点持续推进创新的优秀范…

    6天前
  • 宁高宁:无对标,不生存

    将对标思维融入企业血液 所谓对标、所谓变革,根本就是一种惯常的方式,它不是一种新方法、新事物、新方案,而是最基本、最惯常,像每天吃饭一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融入任何竞争性企…

    2025年10月11日
  •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以丹纳赫为镜,锻造企业韧性

    《丹纳赫模式》由丹纳赫中国区前高管撰写的著作,首次从专家视角完整拆解全球“并购之王”丹纳赫的制胜之道——以DBS(丹纳赫商业系统)为引擎,将精益管理从工具进化为基因,用400次并购…

    2025年8月14日
  • 字节跳动的六条人才观

    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就相信,人才,是一家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也是很多人选择加入字节跳动的原因。为什么字节跳动希望打造一个高密度的人才环境?字节跳动如何…

    2025年7月10日
  • 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不断驱动产业深化数字化转型,以适应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追求更高效、智能、…

    2025年7月9日
  • 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加进步——对话任正非

    近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大众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人民日报记者一行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面对面交流。 从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企业家“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自信。 “不去想困难…

    2025年6月10日
  • 李书福:汽车与道

    6月7日,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题为《汽车与道》的视频演讲。李书福表示,无论汽车技术如何转型、形态如何变化,百年汽车发展的根始终未变。他认为,汽…

    2025年6月7日
  • 雷军最新发声: 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从手机到汽车、芯片,小米如何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长期竞争力? 在2025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罕见地系统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的核心关切——“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这位创始人用15年…

    2025年6月5日
  • 刘强东杭州演讲:梦想只实现了1/3,但我依然是一个青年企业家

    5月27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上,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表示,“我不是年轻企业家,因为年轻企业家定义是85后。” 他回忆称,自己是90年代从苏北一个非常贫穷…

    2025年5月28日
  • 小米集团2025年Q1业绩:全新起点,再创新高

    5月27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Q1财报。本季度小米业绩再创新高,总营收人民币111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0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202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