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年度演讲:小米这五年的“改变”

2025 年 9 月 25 日晚 7 点,我在国家会议中心办了我的第六次年度演讲,今年的主题是“改变”。

在 2 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年度新品发布中,我分享了小米过去几年所经历的“改变”,以及小米造车、小米造芯背后的故事。演讲后的发布会环节,我为大家带来了年度重磅新品,小米17 系列。它是小米高端化五年的蜕变之作,也迎来了数字系列的关键变阵。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包含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 三款产品。

此外,还有小米平板 8 系列、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6、米家冰箱Pro 微冰鲜 法式560L、米家三区洗衣机Pro、Xiaomi路由器 BE10000 Pro、Xiaomi Sound 2 Max、Xiaomi 随身蓝牙音箱等一系列新产品。最后,我们推出了小米定制服务,给大家介绍了小米定制服务中心,这是为每一位独特的车主带来的精心设计。

五年来,我们历经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今天,一个全新的小米,正坚定地站在时代面前。未来,我们将与所有勇敢的追梦者一起,继续无畏前行。愿每一个正经历改变的人,不被风雨阻挡,迎来属于自己的无限精彩!

以下是这次公开演讲全文,与你分享。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今天是我的第 6 次年度演讲。去年3月,我们发布了小米汽车,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今年5月,我们推出了玄戒O1 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发布 3nm 制程旗舰芯片的公司。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在小米创办十五周年之际,小米在汽车和芯片领域连续两次重大突破,让很多人刮目相看,感觉小米好像一夜之间换了一家公司。

其实,这些改变,都来自五年前那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01

大反思

640?wx_fmt=png&from=appmsg

 
1.1 痛苦与焦虑
五年前,2020 年,小米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年。那时的我们,上市已经两年,年营收也突破 2000 亿,成功跻身“世界 500 强”。在很多人眼中,小米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我内心,却充满着难以言说的焦虑。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我们所处的行业,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几乎看不到赶超的希望。是躺平认命,还是继续打拼?
创业十年,团队中很多人都累了,想停下来歇一歇。这点我完全理解,其实我自己也很累。可下一个十年,竞争只会更激烈,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与我并肩作战呢?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更让人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是攻击。不少人对小米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小米没啥技术,就是东西便宜”,“小米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

挣扎许久后,我下决心直面所有问题,找到破局之路,逆天改命。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起初,我并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幸运的是,我小时候学过围棋,学会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复盘。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复盘就是回答三个关键问题:“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重来一遍,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搞明白了,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方向就清楚了。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于是,我们开始了漫长而深入的复盘。每次复盘会,我们找七八个人放开聊,常常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会开了四五十次,持续了半年时间。

640?wx_fmt=png&from=appmsg
1.2 小米往哪里去?
小米创办的初心就是用互联网技术和方法做制造。经过这半年的复盘,我们坚定了下个阶段的发展道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并计划在未来5年里,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投入 1000 亿元。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要知道,2019 年我们全年研发投入仅 75 亿,“五年千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从这一刻起,小米的基因开始重塑,“技术为本”成为我们永不更改的铁律,“重新创业”的热情被完全点燃了。
1.3 重塑团队
随后五年,我们用创业的决心引进了大量人才,并重塑了核心管理团队。这个巨大改变,从我们高管团队的名单中就可以看出:
640?wx_fmt=png&from=appmsg
首先,联合创始人中还有两位,林斌和刘德,与我继续打拼。
我们积极引进外部顶尖人才,包括卢伟冰、曾学忠、王晓雁、林世伟、刘伟等一批高管。他们当中,有的直接空降高管,有的作为中层引进,一步一步成长为高管。这些引进的高管为小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内部培养,提拔了朱丹、屈恒、许斐、张剑慧等一批年轻高管。他们都是小米最早期员工,历经十多年磨砺,逐步成长为新一代领军人物,进入了核心管理层。
比如,工号 54 的朱丹,是小米最早期的工程师之一。如今的芯片业务就是由他负责组建的,玄戒O1 也是他带队攻克获得了成功。
640?wx_fmt=png&from=appmsg
02
芯片之旅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说到玄戒O1,很多朋友感到非常意外:小米怎么“突然”做出了这么厉害的芯片?芯片发布前,我们从未对外透露过,在内部也鲜有人知。接下来,我们说说芯片业务的来龙去脉。
2.1 松果电子
小米一直有一个“芯片梦”。
十一年前,2014 年 9 月,刚刚创业四年多的小米,全资成立了松果电子,毅然开始自研手机芯片。
经过三年努力,2017 年,“小米澎湃S1” 正式发布,搭载在一款中端机上,当年就卖了 60 万台。这个开局看上去非常不错,但我心里清楚,松果之路其实走不下去了。
640?wx_fmt=png&from=appmsg
2018 年,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停掉了手机 SoC 芯片的研发,队伍缩编,继续做一些小芯片,算是保留了一点火种。
五年前那次复盘,聊到芯片话题,大家都心有余悸。要解开心结,就必须搞清楚松果到底输在哪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研讨。
首先,切入点选错了。一个反直觉的关键结论:自研手机SoC,做中低端,完全没机会;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我就不展开讲了。当年苹果、华为也是这样突破的。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另外,自研芯片还需要手机团队的全力支持。大家想想看,手机团队为什么放着成熟的芯片不用,却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呢?如果没有完全一致的目标,和荣辱与共的决心,这事肯定干不成。而当时的松果,在管理上相对独立,跟手机团队的协同非常困难。我经常亲自协调,但依然很难解决。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样,松果的失败,就成了必然。
2.2 艰难的决策
但芯片,我们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了芯片巨头。
我内心非常清楚,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如今造芯的复杂度,已经远超十年前。比如,自研手机 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花这么多钱和这么多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吗?假如不成,我们怎么办?整个讨论过程持续了半年多,大家心里没底,一直下不了决心。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后来,我鼓励大家,“芯片,我们不干肯定输;不试试,怎么就知道我们小米就干不成呢?”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最后,2021 年初,新一轮的芯片之旅,重新开始了。

松果失败的阴影,依然笼罩在很多人心中。我们见到每位合作伙伴,都需要拼命解释,对方才能理解。费尽了周折,我们才终于重新组建了团队。

2.3  绝不动摇
项目进入第二年,我们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当时,小米业务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业务出现大幅滑坡,营收骤降 15%,这是小米史上第一次。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而此时,我们压力巨大,我们正同时供着“两个孩子上大学”——造车、芯片,每个都是五六百亿投入的大项目,这个压力令人窒息。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继续干芯片,会不会把公司拖垮?”团队里逐渐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内部士气有些动摇。
640?wx_fmt=png&from=appmsg
2022 年 5 月,我组织高管会认真讨论,现场气氛非常凝重,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这次放弃,小米将永远与芯片无缘了,市场也不会再给我们机会。最后,有位高管坦言:这笔账,从商业角度看,此时此刻根本算不清,只能靠创始人来判断了。我没有丝毫迟疑,当即问大家:假如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会为公司账上多出几百亿而庆幸,还是为小米这家公司永远失去芯片业务而后悔?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我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支持干。这笔投入绝对是值得的,退一万步,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也将为我们培养出一支强大的芯片研发队伍,彻底改变小米这家公司的质地。
经过充分的讨论,大家坚定了信心。
项目进入第三年,2023 年 5 月,中国芯片行业突发了一场地震,一家同行没有任何预兆,三千多人的芯片团队就解散了。我的手机瞬间被电话和信息挤爆,很多人来问,“小米芯片部门会不会关闭?”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当时,我也有点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深知干大芯片非常难,确实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已经输过一次,这次,咬牙也要坚持!

为了稳定军心,我马上安排了芯片团队全员会。那时谣言满天飞,会议通知刚发出,同事们吓了一跳,以为我们也要解散了。我们芯片负责人朱丹,在会上传达了公司的决定后,大家长舒一口气,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芯片干成!
640?wx_fmt=png&from=appmsg
2.4 回片成功
2024 年初,芯片按计划投片了。我们的芯片采用了最先进 3nm 工艺制程,仅投片费就超过了两千万美元。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去年 5 月 22 号,第一批芯片回来了。大家非常激动,集体到机场去迎接。这么珍贵的芯片,大家就装在一个五毛钱纸袋里,拎回了实验室。
640?wx_fmt=png&from=appmsg
那天,我正在外地出差,每过几分钟就看一下群里的信息,焦急等待测试的结果。假如不成功,不仅仅这两千多万美元投片费就打水漂了,整个项目都会推迟六个月。
当晚9点,系统终于点亮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外地接到了朱丹用玄戒O1 打来的电话。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这意味着,所有模块都调通了,那一刻,百感交集……这些复杂的 3nm 旗舰芯片,一次投片就成功了,真心了不起。我们工程师确实非常牛!

2.5 玄戒发布
一年后,今年 5 月 22 日,玄戒O1 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平板正式发布了。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谁也没有想到,小米第一款旗舰 SoC,表现如此出色,达到了第一阵营的水平。
搭载玄戒O1 的小米15S Pro,已经上市 4 个月,媒体和用户给出了非常不错的评价。

玄戒的路才刚刚开始,谈成功还为时过早,但我们肯定会继续坚持下去。回顾玄戒O1项目,失败本身不可怕,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才是关键对我们来说,难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难的是,经历松果惨败后,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干。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最后分享一个细节。项目启动时,我建议继续叫松果,本想着,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但大家坚决不同意。后来,我们取了一个新的名字——“玄戒”,代表了一个庄重的承诺:小米造芯,这一次,我们是认真的。

640?wx_fmt=png&from=appmsg

03

征战纽北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接下来,我们聊聊小米汽车。

今年 6 月,小米宣布SU7 Ultra 原型车在纽北官方圈速榜总榜上排名第三,量产车位列全球量产电动车榜首。这个消息迅速震撼了全球汽车工业。很多人都好奇,小米一家手机公司造车,一个汽车行业的新兵,咋就这么生猛呢?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故事要从四年前讲起。

3.1 阿灿的故事

米粉朋友们都熟悉一个人——阿灿,他是小米汽车首席测试车手、动态性能工程负责人。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他出生在浙江诸暨,他老家边上有个修车厂,他的童年就在这个修车厂里度过。大学时候,天天泡在汽车论坛当版主。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汽车底盘工程师。为了把底盘做好,他开始苦练赛车,居然还拿了好几个赛车冠军。他对造车的痴迷,可见一斑。

4 年前,小米宣布造车时,满屏的弹幕都是“干翻特斯拉”。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他的一位同事准备加入,他马上问:“能不能带我一起去?”为了表达决心,他甚至说,“小米在哪造车,我就举家搬到哪里”。
就这样,小米聚集了一大群热爱汽车、野心勃勃的工程师,他们都渴望干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640?wx_fmt=png&from=appmsg
3.2  Ultra立项
这么多优秀的工程师聚在一起,能整出点什么事情呢?2021 年 9 月,小米汽车首次全员会,就宣布了一个宏大计划: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一开始造车,就敢提出这样夸张的目标,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做全球最强,困难非常多,比如,当时市场上没有合适的高功率电机,我们就横下心来,自己组建团队自己干,这就是后来的小米 V8s 超级电机,甚至连生产都是自己干的。
经过几个月论证,12 月,Ultra 项目正式立项。
640?wx_fmt=png&from=appmsg
然而,春节刚过,项目又被取消了……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2022 年春节后,我们开了长达 21 天的会议。当时,SU7 开发到了最关键的阶段,而且,我们刚开始造车,能力和资源严重不足,为了确保 SU7 成功,我们只能忍痛把 Ultra 项目先砍掉。大家都挺沮丧的。
640?wx_fmt=png&from=appmsg
谁也没想到,到了 5 月,Ultra 项目又被“捞”了回来。
640?wx_fmt=png&from=appmsg

那次会议,我们在线上开的,也开了好几天。为了活跃会议气氛,我给每位同事寄了瓶红酒。有位工程师举着酒杯提议:“保时捷是我们心中的神,我们能不能造辆车,在纽北赛道上直接挑战呢?”这个想法瞬间点燃全场。

开着亲手打造的车,在纽北赛道上驰骋,超越保时捷。这就是很多汽车工程师们的终极梦想。
 
640?wx_fmt=png&from=appmsg
当时 SU7 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压力没有几个月前那么大,大家决定咬牙重启 Ultra 项目。
 
消息一公布,工程团队沸腾了,阿灿更是激动得跳了起来。Ultra 就是一群工程师的追梦之旅,大家热火朝天干起来了。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17026.html

考察游学参访预约联系电话:13661395399万斌老师

(1)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午2:44
下一篇 2017年12月25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 雷军最新发声: 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从手机到汽车、芯片,小米如何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长期竞争力? 在2025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罕见地系统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的核心关切——“小米的护城河是什么?” 这位创始人用15年…

    2025年6月5日
  • 雷军在武大雷军班的班会上发言

    前几天,我回母校武汉大学,参加了雷军班的主题班会,做了近30分钟的分享,我把它整理成文字稿,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以下为分享全文: 同学们下午好!我特别高兴能参加大家的班会,和…

    2025年3月31日
  • 雷军:我走到今天,靠这七个字

    如果按1992年加入金山计算,雷军已经“出道”32年。 在这32年里,雷军参与了金山、卓越网、小米三次创业,切换了程序员、天使投资人、CEO等多重身份,完整经历了PC软件、互联网、…

    2024年9月2日
  • 小米雷军:持续增长背后的智慧与策略

    从手机圈到汽车圈,雷布斯不停的在奔跑。 引言: 在科技巨头的舞台上,小米以其独特的“互联网思维”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3月19日,小米集团(1810.HK)发布202…

    2024年3月25日
  • 厉兵秣马三年,雷军即将正式卖车,参加“实战”

    厉兵秣马三年,雷军即将正式卖车,参加“实战”。   11月20日晚,小米公司高管称,进度符合预期,2024年上半年量产的目标不变,马上要进行第二次冬测。   销…

    2023年11月23日
  • 小米发布新版价值观

    今天,小米举办干部大会,雷军连发两条微博,对外发布新版小米价值观。 说实话,价值观——这个管理议题,最近不太时髦了,甚至有点老套。 众所周知,杭州有家著名的“价值观驱动”的大厂,从…

    2023年9月26日
  • 雷军:关于企业、经营和产品,我的30条思考

    01 关于企业   1.做一家伟大的公司,做一家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 创办小米就源自这样一个朴素的念头。12年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当时国货的品质还不够好,偶尔有做得好的,价…

    2022年10月30日
  • 雷军:“小米模式”12年

    2020年,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曾问雷军:如果站在今天,你作为投资人,会不会投资十年前的自己?雷军的回答是,不会,成功概率太小。 相信看完雷军的复盘《小米创业思考》,我们才能真正体会…

    2022年10月14日
  • 雷军:小米如何成功逆转

    2017年,小米营收达到1146亿元,从成立突破1000亿元,小米只用了7年时间,全球最快。但一路走来,小米也面临着各界的质疑,也遭遇过手机业务跌出前五名的尴尬。本文为小米创始人雷…

    2019年1月7日
  • 你选择的生活,决定了你的阶层

    想起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它是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品,讲述了在19世纪美西战争中,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 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