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马云:心要善,刀要快

阿里巴巴马云:心要善,刀要快

一个人如果上半身的大脑没有想清楚,那下半身走出来的路就是歪的,没有方向可言。

如果把战略分为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 上半身就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着这家公司要去哪里?
  • 下半身就是战略具体落实的重点所在,组织、人才、KPI,脚下的配合极其关键;

如果上、下不能协调统一,战略就是假的。

  要学会开除员工  

有人说中国公司要开除员工很难,对此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心善刀快”,起初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也被震撼到了,于我而言也是一种教育。后来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总结,就是真正要开除员工的时候,要贯彻这个观点——心要善,刀要快

 

如果要开除一个员工,就直接开除,最怕的是“拉锯战”,想起来的时候锯两下。对一个员工不满意,却又不找他谈话,连续三次想要开除都没成功,就像反复拉锯割伤口,最残酷无情。

开除一个员工不需要找理由,可能对于员工本人也是一种帮助。

 

有一段时间,我不断强调,在公司里没有开除过人的HR,不允许做招聘,当然这有点理想化,因为公司大了很难做到。但是如果让一个没有开除过员工的HR做招聘的话,他就可能更加随意,因为不需要他开除不合适的员工。只有开除过员工的HR,在招聘的时候才会格外认真。

  直截了当是上策  

相信很多领导都有过这样的切身体会,当你想要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怕被批评的人伤心、难过、有情绪,所以你就选择先大肆表扬一番,然后再适当批评两句。

 

结果,把本来应该被批评的员工弄得云里雾里,出去以后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被表扬了还是被批评了。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发生,其实这个时候作为领导,你要明白这是你的工作,作为领导找员工谈话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否则的话,这个领导才应该被开除。

 

当然,抛开领导的身份,作为普通员工或者朋友,在进行工作以外的交流时,还是应该顾及到对方情感的。

  如何培养接班人?  

我有一个朋友很有意思,他喜欢做两件事情:

  • 一喜欢开除人;
  • 二喜欢招聘进来的新员工第一个面对的是他;

 

道理也很简单,新进入公司的员工,第一个和他谈话的人所讲的内容,记忆最深,影响最大。

 

高层管理请进公司,最开始的半个小时应该是和老板面谈,老板不用讲很多,15分钟告诉高管“我要什么,你要什么”,简单明了,这个时候的新高管记忆力是最好的。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到一个新的环境,老板第一个找你谈话,谈了15分钟,你肯定记得特别清楚。所以老板千万不要失去那个机会。

 

另外一个机会是开除员工的机会,千万不要让给别人。其实开除和扣奖金是一样的,比如:

 

  • 公司之前有一个同事告知员工说,其实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但是老板说要扣掉一点,所以我就扣掉了;
  • 但是,如果公司和这个员工说,我本来不想给你们发奖金的,但是老板要发,如果你能保持一致,仍然可以继续留在公司工作;

第一种的做法直接加深了员工对于老板的仇恨,所以被发现以后,这个员工基本上也无法继续工作下去了。

招聘要选好“料”

大多数干部的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体现在细节里,所以招聘最关键。

 

公司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评估员工的表现和应得的年终奖上,评估过程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 但是我认为,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招聘一个人上,如果“料”取错了,入职以后不管如何努力教导都没有用。

只有取对“料”,再加上严格的训练,才有可能收获好的人才。

 

所以请记住,多花点时间在招聘上是极其关键的事情,招聘是最大的投资,不要迷信找最好的人,而是要找最合适的人。

 

最好的人一定是在培训和争吵里面磨合出来的,天下没有一个人招聘进来是完美无缺的,新员工一定是需要磨合的。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其实有才华的人都有点怪,在某一方面特别厉害的同时,就有另外一方面不太靠谱。

 

不要给“白兔”生存的机会

在很早以前,我们公司有一个女干部,人很好,但是招进来的员工都不靠谱,全军覆没。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有些人招比自己弱的人是一种本能。具有这种本能的人,招聘来的人比自己越弱越好,越弱的员工就越听话,能够让招聘的这个人有安全感。但总招聘弱的新员工,迟早都会被领导发现。

 

所以,聘请什么样的人决定小公司的成败,而开除什么样的人才是决定大公司的成败。这是有区别的,小公司的成功可能是在于聘请了有能力的、正直的人,而大公司的成功在于开除掉错误的人。

 

大公司里面最容易生长的就是“白兔”,就是不干活的好人。白兔的繁殖能力超乎想象,如果不及时灭掉,就会拖垮公司。因为确实有一些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且赶不上公司的步伐以后,就会发挥一些“其他的作用”,他们为了维持公司原有境况会招来一批又一批能力弱的员工,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公司就是因此而倒闭的。

所以如果发现这样的招聘人员,一定要及时开除。那些特别会招聘的人,招来的人能力都非常强,这些招聘人员的格局好,境界高,要给这些人多一些机会。

 

如何培养接班人?

任何公司、任何岗位都要有接班人制度,没有接班人制度,一定会有大麻烦。知道这一点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做到的很少。

 

轮岗是接班人制度最好的体现,公司越年轻越旺盛的时候就越需要接班人。

如果人才不够,一定是接班人制度建立的不对,不肯为招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公司体系腐败,效率低,就是因为评估制度不够好。

 

有一段时间,我们公司让区域经理或者部门经理汇报上一季度的业绩情况,汇报的时候大家都准备了PPT,然而在开始汇报的时候,我们提出对于业绩没有兴趣,所以要求大家谈一谈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然后等到下一次让大家准备了价值观,那我们就谈一谈业绩。

 

培养接班人就是要全面,其实每个月各个经理都要准备业绩汇报,但是领导可以不过问业绩,而是提问其他相关内容,这是一种训练。

 

要强制性的不断轮岗,两到三年换一个岗位,目的就是希望接班人可以了解更多、发挥更多。

 

有些人认为某方面业务发展的十分顺利,换掉领队可能会影响业务发展,但其实,顺利的时候即便是能力弱的人做,也不会出现太差的局面。

相反,如果把业务发展良好的领队,换到业务不顺利的领队位置,仍然能够做的十分出色,才能说明这个领队的能力是真才实干。

 

而另外一些人可能才华很好,但是业绩做的十分辛苦,把他调换到相对顺利的领域去做领队,就可以培养自信心。

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是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实到了一定规模,比如5-8年以上的公司,一定要记住“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不是因为老板要疑员工,而是因为制度要疑员工,多花时间在人身上才是最大的投资。如果招来的员工好,就会给公司带来业绩。

 

我会将时间更多的花费在看未来、看人,制度建设、激励机制、惩罚机制设置上,这样公司就会运转起来。

 

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不需要接班人,否则到了后面接班人一旦搞错,你也年迈的无能为力了。好比60岁生的孩子如果有缺陷,再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就难了,但是如果你才三、四十岁的话,再生一个就会容易很多。企业亦然,老板要多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常胜将军”应该怎么用?

高端的管理靠文化,低端的管理靠制度。中国很多成功的公司讲究情、义、礼。企业的最初阶段一定要讲情,否则没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义来当先。

 

我看过太多的悲剧,三个人一起创业,结果创业到一定程度以后闹分家,都是因为卷入到情里面去了。

其实,分开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为了留下谁而特意留下某一块业务,留下和公司战略完全不吻合的业务才是最可怕的。如果理念不能达成一致,离开并不是坏事,要当断则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要项目不要交给常胜将军,而是要派有30%输的概率的将军,因为这样的将军有敬畏之心,他会想到万一输了怎么办? 

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最后启用的将军争议很大,就是因为他有40%输的概率。而常胜将军没有敬畏之心,马谡就是一个常胜将军,最后诸葛亮还派出了监军王平做他的副手,这也是失败原因之一。

 

这件事情放在现代也是一样的,诸葛亮派马谡去做一件事情,结果还派了王平过来监管,这样就会出现矛盾。因为马谡知道王平是董事长的人,要向诸葛亮汇报,自己拿他没办法。

 

最后,马谡要在山顶,而王平要在山下,完全两个方向。王平密报诸葛亮又得不到回应,结果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也没有达成一致。在冷兵器时代,分一半人马去山下守着,就有可能因为兵力分散而导致全军覆没,所以马谡作为一个常胜将军仅仅是一个学者。

企业在做关键抉择的时候,衡量对与错的是使命感、愿景、价值观体系和担当的职责。

 

我们公司内部也有过好多这样的争论,很多产品都是在痛苦和争吵之中诞生的,淘宝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认为淘宝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问题就需要有足够的消费者。但是公司里面一片反对之声,大家都认为马云疯了,那时候阿里巴巴的B2B刚刚存活下来。eBay易趣的市值达到七八百亿美元,而我们公司加起来连一亿人民币都没有,但是我认为淘宝势在必行。

 

很多人来找我谈话,跟我说如果你要一意孤行的话,那我们就只好离开了。直到新闻发布会前的15分钟,还有人在劝我,说公司很有可能就死在我的利令智昏下,不过如果我要是真的决定做,他就跟我走下去。我认为这样的人还可以合作,威胁我要走的人就只能离开了。

 

淘宝这一仗确实惊险万分,但是话说回来,组织出新,有些人才却未必还能堪得大用,这样的人总生活在昨天成功的路上,一个成功的人不愿意改变昨天成功的模式是很危险的。

公司里面最危险的就是永远成功的人,所以作为老板,你一定要将其放在两个不成功的位置上,如果他把不成功的位置做起来,才能称得上人才。反过来,一个屡屡失败的人,你也要进行思考,如果是因为运气不好,就要分配给他一个运气好的位置。

 

老板要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考虑组织建设,人有问题,组织也很关键。制度和人同等重要,人手不足的时候,可以用组织补充,人手充足的话,就可以进行更换。

 

就好比你有7只缸和4只盖,全盖上完全顾及不过来,只有砸掉两只缸。有些业务实在没有优秀的人进行管理,就干脆关、停、转,并减少业务数量,只有这样才可以长久的运营下去。

 

所谓有舍才有得,势头不错就分,势头不行就收,收了以后合起来,团队人才进行轮岗。

 

组织变革及其关键,每一次总结和反思都是企业的进步。所以今天我们有很多的困难,就算你目前没碰上,那是你还没到那个位置,但是日后你一定会碰到的。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396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7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2023年11月17-18日 走进阿里巴巴学管理三板斧

    2009年,阿里已达万人规模,但各种管理问题成了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阿里引进了大量的外部课程,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真实的业务场景,对培训的要求是“要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

    2023年10月11日
  • 2023年10月27-28日 杭州·阿里巴巴政委实训营

    阿里考察课程背景 以下企业痛点您是否感同身受? 生意越来越难做的背后对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到底该如何搞定“组织能力”? 如何打造一支“又红又专、能量爆棚、能打胜仗”的铁军团队?…

    2023年9月17日
  • 阿里新任CEO吴泳铭宣布两大战略重心: 用户为先、AI驱动

    阿里新任CEO吴泳铭最新发声。           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确立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这是吴泳铭9月10日上任后第一次全…

    2023年9月12日
  • 蔡崇信、吴泳铭正式履新阿里巴巴董事长、CEO

    9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已在当日按计划完成集团管理职务交接,由他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集团CEO。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完成了公司管理职…

    2023年9月11日
  • 参观北京阿里巴巴总部

    北京阿里巴巴总部介绍 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办公园区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12栋单体建筑组成,园区建成后将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北京+杭州”双总部之一,引入阿里健康、数字媒体与娱乐…

    2023年9月7日
  • 参观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我有幸参观了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这是一座以创意和智慧为核心的科技园。一进园区,我被美丽的景色所吸引。园内草木葱茏,鲜花盛开,如诗如画。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身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2023年8月26日
  • 2023年10月30-31日 学习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课程亮点 参观阿里西溪园区阿里巴巴发展里程碑大屏阿里日、战袍文化阿里公益、ESG理念同学文化、武侠文化、年陈文化阿里的人才体系:百年阿里阿里云A5展示区 课程收益 学习借鉴阿里创新…

    2023年8月20日
  • 阿里巴巴犀牛智造杭州工厂

    阿里巴巴迅犀试点工厂将强大的数字技术与消费者洞察力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数字化制造模式。支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端到端按需生产,通过缩短75%的交货时间,减少30%的库存需求,甚至减少50…

    2023年4月20日
  • 从一个阿里巴巴到一群“阿里巴巴”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宣布了阿里巴巴成立24年来的最重要组织变革决定: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

    2023年3月29日
  • 阿里巴巴集团介绍

    阿里巴巴文化和价值观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追求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我们的愿景是让客户相会、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到2036财年,服务全世界20亿消费者,帮助1000…

    2023年2月6日